近代经典书籍
中国古典文学都是糟粕(特别是易经系列),学人文看毛选和资本论就足够了,学科学看人类科学史三大经典就足够了。
人类科学史三大经典:《几何原本》、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》、《相对论》
生物化学都遵循物理规律,物理才是世界核心。
为何古代没有造纸术,几何原本还能无遗失流传下来?
《几何原本》之所以能够在没有现代造纸术的情况下得以较为完整地流传至今,主要归功于古代的书籍制作技术、传播方式以及人们对这部作品高度重视所采取的保护措施。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:
- 材料与书写介质
莎草纸(Papyrus):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,莎草纸是常用的书写材料之一。它是由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植物——莎草制成的薄片,可以用来写字。虽然莎草纸不如后来发明的纸张耐用,但在当时条件下已经能够满足记录文本的需求,并且相对容易复制。
羊皮纸(Parchment)和小牛皮纸(Vellum):随着时代的发展,尤其是到了中世纪,欧洲开始更多地使用羊皮纸或小牛皮纸作为书写材料。这些材料比莎草纸更加坚固耐用,不容易腐烂,适合长期保存。因此,《几何原本》等重要文献被转抄到羊皮纸上后,得以更好地保存下来。
- 手抄本的传承
图书馆和学术中心:像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样的大型学术机构收藏了大量的珍贵书籍,包括《几何原本》的手抄本。即使原版丢失,只要有一个可靠的副本存留,就可以继续复制传播。
修道院的作用:中世纪的基督教修道院成为了知识传承的重要场所。修士们精心抄写并保存了许多古典著作,其中包括《几何原本》。他们不仅确保了文本的准确性,还通过不断的抄录使这些作品得以延续。
- 翻译与注释
阿拉伯世界的贡献:当西方进入黑暗中世纪时,伊斯兰世界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科学文化遗产。阿拉伯学者将《几何原本》翻译成阿拉伯文,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研究。这使得该书的知识体系在中东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,并最终随着文化交流再次回到欧洲。
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兴:到了文艺复兴时期,欧洲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,包括《几何原本》。这一时期对古典文化的热情促使学者们积极寻找、整理和出版这些古老的文本,进一步促进了它们的保存和传播。
- 社会重视与文化传承
教育价值:《几何原本》不仅是数学领域的经典之作,而且因其逻辑严密、推理清晰而被视为培养理性思维的有效工具。从古代到中世纪,它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教材,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。
学者的努力:历代数学家、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对《几何原本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并致力于维护其完整性。他们不断校勘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,纠正错误,保证了文本的一致性和可靠性。